<em id="vb1zb"><strike id="vb1zb"></strike></em>
<address id="vb1zb"><ruby id="vb1zb"><ol id="vb1zb"></ol></ruby></address><th id="vb1zb"></th><big id="vb1zb"><p id="vb1zb"><video id="vb1zb"></video></p></big>
    <ruby id="vb1zb"><dl id="vb1zb"></dl></ruby>

    <track id="vb1zb"><ol id="vb1zb"><p id="vb1zb"></p></ol></track>
    <ol id="vb1zb"></ol>

      設為首頁|English Version
      當前位置: 首頁 >> 院系設置 >> 電信學部
      電子與信息學部
      主任: 管曉宏 電話: 82664955
      書記: 梁莉 電話: 82668675 e-mail: lli@mail.xjtu.edu.cn
      院辦: 西一樓 電話: 82668661 e-mail: eie98@mail.xjtu.edu.cn
      學院、中心 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陜西省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其他科研機構 > 進入電子與信息學部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國際學術前沿,也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全球影響最廣泛、發展最迅速、創新最活躍的學科之一,它帶領人類進入了信息社會,并正在與制造、能源、環境、生物、材料、航空航天以及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領域交叉融合,孕育新的工業革命和科技革命。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在 “雙一流”建設中闊步向前,負責建設電子科學與技術一流學科和信息科學與技術一流學科群,在多功能鐵電材料與器件、寬禁帶半導體材料與器件、超快光子學與光電子器件、高能效集成電路與系統、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礎理論體系及典型示范應用,一體化的大數據、云計算與寬帶網絡技術、信息物理融合系統、面向生物醫學與精準醫療的大數據科學、網絡空間系統安全等優勢學科方向上,取得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師資隊伍建設的卓越成就。

              電子與信息學部前身是1908年交通大學時任校長唐文治先生創建的電機???,1912年電機??聘臑殡姎鈾C械???,1928年電氣機械??票粩U充為電機工程學院,1937年電機工程學院改為電機工程系,1957年交通大學西遷后成立無線電工程系,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隨著學科的發展分成電子工程系、信息與控制工程系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1994年三系重新合并成立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2018年底,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成立。

              電子與信息學部歷經百年滄桑,學科有很大發展,目前幾乎涵蓋了電子信息領域的所有新興學科,包含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且均設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網絡空間安全, 7個本科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自動化、軟件工程以及計算機試驗班(H)和人工智能試驗班。

              學部下設8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微電子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和軟件學院。支撐上述5個一級學科,形成了交叉融合的“五梁八柱”結構。學部還擁有二十多個研究所和研究中心。

              學部現有教職工562人,專任教師441名,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973”首席科學家2人,國家級各類人才計劃53人,學校青年拔尖人才39人。在科研教學基地方面,學部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其中1個聯合建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陜西省重點實驗室4個,國際電介質研究中心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教師隊伍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3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國際合作卓越團隊1個,國家“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個,陜西省優秀教學團隊5個。

              學部現有在校學生8044人,其中,博士生1019人,碩士生3171人,本科生3854人。學部還面向社會招收獲得學士學位的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學位。

              近5年來,學部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600 余項,其中,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防軍工等國家級科研項目共630余項,發表SCI收錄學術論文 2500余篇、EI收錄學術論文 3500余篇,出版專著和專業教材約120部,國家級科技獎 9 項,省部級科技獎約61項,獲授權發明專利約741項。

              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學部肩負著為國家培養該領域高層次人才、進行高水平科學研究的雙重任務。學部注重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們的目標是為國家輸送大批全面發展的、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和一批具有成為科技將帥潛力的人才,為本世紀中葉我校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8日


      學院、中心

      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學院) 微電子學院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信通學院) 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學院) 人工智能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網安學院) 軟件學院

      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機械制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電子物理與器件國家專項實驗室
      精細功能電子材料與器件國家專項實驗室 海洋石油勘探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
      國家數據廣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電子陶瓷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電子物理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智能網絡與網絡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通信與信息系統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陜西省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陜西省信息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 陜西省計算機網絡重點實驗室
      陜西省天地網技術重點實驗室 陜西省數字技術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
      陜西省機器人先進控制工程實驗室 陜西省先進儲能電子材料與器件工程研究中心
      陜西省微納電子與系統集成工程研究中心 陜西省智能測控與工業大數據處理工程研究中心
      陜西省并行與分布式數據處理工程研究中心 陜西省智慧網絡與泛在互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其他科研機構

      西安交通大學國際電介質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學先進儲能電子材料器件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學認知科學與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學可視媒體計算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學固態照明工程研究中心 西安交通大學信息工程科學研究中心
      微軟智能信息處理西安交通大學實驗室 西安交大-松下電工聯合PLC實驗室
      西安交通大學-IBM聯合研究實驗室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研究所
      電子材料研究所 電腦信息技術研究所
      光電技術與太陽能研究所 真空微電子與微電子機械研究所
      圖像處理與識別研究所 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
      微電子技術研究所 計算機軟件與理論研究所
      計算機系統結構與網絡研究所 物理電子與光電子技術研究所
      信息與通信工程研究所 控制工程研究所
      大智聯合IC研究中心 數據廣播研究中心
      系統工程研究所 電子物理與器件研究所
      數字電視研究開發中心 信息工程研究所
      新型計算機研究所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微波工程與光信息技術研究所 綜合自動化研究所
      炬力集成電路設計研究所 網絡化系統與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波動與信息研究所 國家高性能計算中心
      計算機系實驗中心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福利